2025年,销售越来越难做了。
客户不接电话、不回微信、朋友圈不点赞、发资料不看……很多销售人每天忙得脚不沾地,却拿不到结果。企业老板也在焦虑:市场投入越来越大,但成交率却逐年下滑。
到底问题出在哪里?
答案是:销售的底层逻辑已经变了,但大多数人的方法还停留在5年前、10年前。
今天,作为从业15年的销售总监,我要告诉你一个真相:2025年,谁掌握了“微信客户跟进新打法”,谁就能在竞争中脱颖而出,成为真正的销冠。
我们先来复盘一下传统销售流程:
找客户 → 打电话 → 约见面 → 谈需求 → 报价 → 成交。
这套流程在10年前是有效的,那时候客户信息透明,电话接通率高,销售靠“勤奋+话术”就能出业绩。
但今天呢?
客户每天被几十个销售轰炸,电话一响就直接挂断,甚至拉黑。你发一条“您好,我是XX公司的小王,想跟您聊聊产品……”的信息,99%的概率石沉大海。
销售技巧的本质,是匹配客户的行为习惯。
而现在的客户,早已从“电话时代”进入“微信时代”。
他们不接电话,但几乎24小时在线微信;他们不看邮件,但会刷朋友圈、看群消息、点开短视频。
如果你还用电话“硬攻”,无异于逆水行舟,效率自然低下。
真正的销冠,早已切换战场——他们把微信当成主战场,用“软性触达+精准钩子”实现高效转化。
很多人说:“电话跟进效率比微信高10倍。”
这话没错,但前提是——你能打通、对方愿意听。
现实是:
电话接通率不足10%
接通后平均对话时长不到30秒
客户一听是推销,立刻挂断
而微信呢?
打开率高达90%以上
客户可以随时查看信息,不受打扰
支持图文、视频、链接、小程序等多维内容
问题不在于工具,而在于你怎么用。
大多数销售用微信的方式是:
“您好,方便吗?我这边有个产品想跟您介绍一下……”
“上次发的资料您看了吗?”
“您考虑得怎么样了?”
这种跟进方式,本质上还是“电话思维”的复制——目的性太强,缺乏价值,客户自然屏蔽你。
而销冠的做法是:“下钩子”。
什么是“钩子”?就是能引发客户兴趣、好奇心或需求的“诱饵”。
比如:
“张总,刚看到您公司上了行业榜单,恭喜!我们最近服务了3家类似企业,做了个增长模型,分享给您参考?”
“您上次提到团队管理问题,我整理了一份《销售团队提效5步法》,要不要发您看看?”
“我们刚做了一个行业趋势报告,含金量很高,要不要发您一份?”
这些信息,不是推销,而是提供价值。
客户一旦接收到,就会产生“好奇—点击—互动—信任”的链路,后续跟进水到渠成。
很多人把微信当成“一对一沟通工具”,这是巨大的认知误区。
微信真正的价值,是“一对多”的私域运营平台。
一个销冠的微信好友可能是2000人,但他不需要每天挨个打电话。
他通过以下方式实现高效覆盖:
朋友圈内容设计:每天发3条,分别是行业洞察、客户案例、个人成长,形成专业人设。
社群运营:建立行业交流群,定期分享干货,吸引潜在客户主动咨询。
公众号/小程序联动:用内容沉淀信任,用工具提升转化。
标签化管理:对客户打标签(如“意向客户”“价格敏感”“决策人”),实现精准触达。
举个例子:
某B2B销售小李,以前每天打50个电话,成交1单。
现在他每天发3条朋友圈,每周做1场直播,每月在群里分享一次行业报告。
结果:
微信新增好友从5个/天提升到20个/天
被动咨询量增加3倍
成交周期缩短50%
这就是“一对多”运营的力量——你的一条内容,可能同时影响100个客户。
那么,具体怎么“下钩子”?
我总结了一套销冠都在用的“三钩子模型”:
直击客户最痛的问题,引发共鸣。
例如:
“很多企业今年预算砍半,但我们帮客户用30%的预算实现了200%的增长,方法就在这份报告里。”
制造悬念,激发点击欲。
例如:
“为什么90%的销售都在无效跟进?我们拆解了100个案例,发现一个致命误区……”
直接给出好处,降低决策门槛。
例如:
“免费领取《2025销售突围指南》,含5个高转化话术模板,限前100名。”
关键点:钩子要“轻”——文件小、获取快、价值高。
不要发20页PPT,而是一张图、一段语音、一个链接。
客户一秒能看完,才愿意继续互动。
获客难,本质是方式错了。
过去靠黄页、展会、电销,现在这些方式成本高、效率低。
2025年,顶级销售的获客策略是:
内容获客 + 社交裂变 + 精准引流
怎么做?
输出专业内容:在知乎、小红书、抖音发布行业干货,吸引精准客户主动加你微信。
设计裂变活动:比如“邀请3位同行进群,免费领取销售工具包”,实现客户带客户。
线下线上联动:参加行业会议时,不直接推销,而是说:“加我微信,发您会议精华笔记。”
你会发现,当你的微信成了“价值中心”,客户会主动找你。
很多销售一加到客户,就开始介绍产品、报价、催单。
结果?被拉黑。
2025年,客户不缺产品,缺的是信任。
而信任,不是靠话术建立的,而是靠“持续价值输出”积累的。
销冠的转化路径是:
加微信 → 发钩子内容 → 朋友圈互动 → 私聊深入 → 邀约见面 → 成交
每一步都在建立信任。
比如:
客户点赞你朋友圈,你评论:“张总对这个话题也感兴趣?我们最近做了个案例,要不要分享?”
客户下载了你的资料,你跟进:“资料对您有帮助吗?如果有具体问题,我可以详细解答。”
转化不是“逼单”,而是“顺其自然”。
当你成了客户眼中的“专家”和“资源”,成交只是时间问题。
传统销售话术:
“我们的产品功能强大,性价比高,现在下单还有优惠。”
这种话术在2025年已经失效。
新一代销售话术的核心是:提问 + 共情 + 提供方案
例如:
“李总,最近行业变化大,您团队在客户跟进上有没有遇到什么挑战?”
(倾听客户痛点)
“我理解,很多销售都卡在‘客户不回复’这一步。”
(共情)
“我们最近总结了一套‘微信钩子法’,帮30多个销售提升了50%的回复率,要不要发您看看?”
(提供价值)
话术的目的不是说服,而是开启对话。
微信不是聊天工具,而是你的私域资产。
一个顶级销售的微信,应该是:
有标签的客户库
有内容的朋友圈
有活跃的社群
有转化的SOP流程
每天花30分钟维护微信,远比打100个无效电话更有价值。
建议:
每周更新一次客户标签
每月做一次朋友圈内容规划
每季度清理一次无效好友
每年复盘一次私域转化率
你的微信好友数,就是你的潜在业绩天花板。
我知道,很多销售和老板都在寻找“破局之道”。
为此,我准备了一场**《销冠成长指南》内部直播课**,揭秘:
如何设计高打开率的“微信钩子”
如何用朋友圈打造专业人设
如何通过社群实现批量转化
如何用数据分析优化跟进策略
这场课,只开放给真正想改变的销售人。
预约方式:点击下方链接,锁定直播席位。
让你的客户跟进,从此像开了挂一样轻松!
2025年,销售不会消失,但“老销售”一定会被淘汰。
拥抱变化,掌握新工具、新思维、新方法,你才能成为下一个销冠。
记住:不是销售难做,而是你该换打法了。